|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我国第一架中型运输机的诞生地万盛海孔

我国第一架中型运输机的诞生地万盛海孔

关键词:万盛海孔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现存于北京一博物馆的“中运一”运输机资料图

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我国第一架中型运输机自行研制成功了。飞机设计和制造的地点就在现在的我区丛林镇海孔洞,当时这里是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

1933年,国民政府和意大利合建了“中意飞机制造厂”,厂址在江西南昌市东郊老营房。飞机厂1935年建成,先后仿制了莎伏亚重型轰炸机、菲亚特双翼战斗机。1937年淞沪会战后,工厂遭日机轰炸,停止生产。1938年初,国民政府决定将几个中外合办的飞机制造厂和其它军事航空工厂整顿重建。原“中意飞机制造厂”经过数千公里的辗转,迁到了便于隐蔽、防空的丛林沟海孔洞,并改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又名“海孔飞机厂”。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昆明,第三飞机制造厂在成都。  

海孔洞是古代内陆海的遗迹,钟乳石形成的溶洞。洞内高约50米,宽约15米,深约300米。洞口原有一个寺庙,塑有不少神像,洞口最高处书刻有“豁然开朗”四个大字;洞内有许多姿态万千的钟乳石,还有清澈溪水流出。

第二飞机制造厂在海孔附近征地3340余亩,并将附近15平方公里划为特别警戒区,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树木由飞机厂低价购用。工厂基建工程分两期进行,1941年底前为第一期,1942年以后为第二期。计划沿公路一带,在约3.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工房120余幢。

1938年1月,第二飞机制造厂开始修建。当时厂长是朱霖,因抗日战争急需飞机,全厂数百名职工和民工日夜奋战,至年底,工厂的基建初具规模。7.6公里长、连接川湘公路的简易公路修到了厂区;工厂在海孔洞侧安装了柴油发电机,解决动力和照明用电;在洞内建了一栋3层、面积1200平方米的车间大楼;洞口修建了一栋3层楼的工务楼;洞内两边是厂房,有多个生产、装配车间。中间通道可停放装配20多架战斗机。洞内建筑有较好的防潮、防火设施;洞外有重兵把守,建筑用松枝铺盖,进行防空伪装。

生活设施远离厂区,虽然简陋,还基本齐全,有职工宿舍、文化体育设施、天然游泳池等。后来,又先后修建了一些生产和生活用的设施,在洞外建了机身库、办公室、总装车间,沿公路建了职工医院、宿舍、俱乐部、托儿所等。

由于第二飞机制造厂前身系国民政府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因此该厂汇聚了当时中国一大批留学欧美的优秀飞机设计制造专家。如该厂的第一任厂长朱霖,曾留学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系;第二任厂长钱昌祚和工务处处长林同骅,曾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第三任厂长黎国培,曾留学苏航空力学工程学院。此外,该厂还有25名技术骨干,都曾留学意大利学习航空制造技术。该厂有正式职工约1200人,民工约200人。

该厂建成后,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迅速渗入,并与南川县特别支部联系,曾经留学意大利的工程师俞乃禧,工人陈志坚、刘鸣骥,以及子弟校中的个别老师等都是共产党员。1940年秋,陈志坚、刘鸣骥的身份被怀疑,军统将其扣押,南川特支联系刘鸣骥以工程师身份将二人保释脱险。

飞机厂除组织生产和安排职工生活外,还组织防空、防特、防盗等工作。在厂内驻有1个营的部队,在后沟炮台山建有防空、战壕等工事。日军知道南川丛林有飞机厂后,先后5次派飞机来轰炸。因工厂隐蔽防护较好,未炸到。1939年10月13日上午,日军飞机18架来炸飞机厂,结果未找到,便向南川县城投弹142枚,造成168人死亡,142人受伤,房屋、商店等财产损失158万多元。第二飞机制造厂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制造飞机。1939年初开始设计仿苏E-16单座驱逐机改为双座战斗教练机。当年是民国28年,取名为“忠28甲式教练机”,1940年试飞成功后交部队使用,1941年开始小批生产,至1943年初,共造20多架,后被淘汰停止生产。

1943年初,该厂利用库存的一些舶来航空木材和抗战前后的配件、仪表,新运进的美制航空发动机等器材,设计了木质中小型双发运输机,起名为“中运一号”。由于金属材料缺乏,飞机均采用木制结构,但设计与制造都十分精良。“中运一号”总重454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342千米,航程1600千米,乘员数11人。

1944年5月,“中运一号”分装上十多辆卡车,运往重庆白市驿机场。当年10月,“中运一号”试飞。当时白市驿机场是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基地,试飞引来不少美军飞行员围观,友善者支持,高傲者讥笑,对这架木飞机议论纷纷。试飞时,一名美军少尉飞行员看着飞机顺利升空,越飞越高,竖起大拇指高呼“OK”。飞机从重庆飞到成都,只用了53分钟。至此,中国自己设计制造成功的第一架运输机终于飞上了蓝天。

关于这架飞机的命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国民党的空中骄子看不起这架国产“土飞机”,结果被废弃在跑道,此后,设备被盗,再也未升过天空。一说不久之后,该机便投入抗日前线,结果在贵州独山被日机击落。

1944年,该厂又着手研究设计“中运二”双发中小型运输机,1947年试制成功。1948年2月19日,飞机在重庆试飞成功。1947年,该厂又开始研究设计“中运三”全金属中小型运输机。“中运一、二、三号”从设计到制造都堪称杰作,飞机性能优良且外表美观,外国人看了都不相信是中国自制的。1939年至1948年,第二飞机制造厂除设计制造了若干架“中运一、二、三型”运输机外,还设计制造了20多架“忠28甲式”教练机、50架“狄克生”初级滑翔机、3架仿伊驱逐机。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厂又改名为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1946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江西南昌。1947年底人员、设备、器材分批从海孔迁走。

1948年,国民党在大陆全面溃败,12月,第二飞机制造厂从南昌迁往台湾。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