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万盛历史掌故之古战场寨堡

万盛历史掌故之古战场寨堡

关键词:古战场寨堡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万盛,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得天地之钟爱,聚霄壤之灵气,地处渝黔要冲,是重庆从陆路东通湘鄂、南往黔北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仅清咸丰同治年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就曾多次转战此地,两次攻占过万盛。

据史书记载,万盛及其附近规模较大的战事有数十余起,古战场寨堡10多处。位于关坝镇兴文村处扼守渝黔要道的古战场,就是曾经烽火连天的寨子山。

【兴文寨】

寨子山南起綦江扶欢,北至关坝兴隆,峰岭绵延东西,溱水流绕山麓,沟壑谷隘众多,蜿蜒数十公里。主峰高达千米,构成万盛西南部的天然屏障。

寨子山上兴文寨绕山而建,气势恢宏。寨墙高约4米,长4公里。全由宽60厘米左右的条石砌成。近年来因保护不力,致使许多墙石被当地村民拆运,作为它用。

在已损坏的小寨门左侧不远处,有一块长约15米、宽约6米的播州兵炮台,前面是5米高的巨石台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尽管如今的兴文寨堡已经严重损坏,难以还原成以前的样子,可根据遗址的规模和尚存寨墙的长度和走向,依稀能够还原出寨堡曾经辉煌的影子。

兴文寨所在的山峰是寨子山三座山峰中最高的一座,海拔916米。不要说在如此高的山峰上修筑寨堡,仅仅是修建长4000米的石寨墙,工程量也是相当浩大的。那么,兴文寨堡究竟是何人所建,建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其中有三种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杨应龙的播州“蛮兵”修筑。二是明末清初,张献忠及其麾下孙可望、白文选部转战此地,豪绅上山筑寨自保。三是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多次经过青羊市(今青年)万盛场(今万盛)一带,寨子山附近的官神、团练,为了抵抗太平军而修建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据区文物管理所所长令狐克强介绍,要修筑这么长的石头寨子,工程浩大。因为这些石头最大的有两三吨重,要很多人才抬得起来,而那时候完全靠人工。所需石料、辅助材料和人力甚多,非一般乡绅、乡民所能承受,而杨应龙吞并屯粮于此山,必须筑营以自卫。

明朝万历年间,万盛一带属播州地界。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举兵反叛朝廷,先后夺綦江、南川等地。此间,杨应龙命儿子杨朝栋囤兵官坝,作为北攻重庆等地的据点和防阻明军入播的屏障。杨应龙本人也曾多次来这里视察防务。

如此说来,杨应龙在山上屯兵并控制了周围地区,完全有可能保证采石、运石、筑寨的人力。杨应龙兵败,烧毁营寨,并不代表寨墙同时被毁灭,原有的寨墙仍可供人们在明末清初或咸丰年间的战乱中继续利用,在原有基础上加固。

【天全寨】

在与寨子山古战场相距不远的刀子岩,也有一道坚固的寨堡,名曰“天全”,从军事上与之遥相呼应,成为旧时万盛境内的第二道防御体系。

天全寨建在如刀砍斧劈的刀子岩悬崖之上,寨墙依岩而筑,犹似巨蟒被横刀斩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寨子基本已毁,无法见其原貌,现仅存三座寨门。都用大小不等的条石堆砌而成。

据文史学家介绍,清朝同治元年,石达开率太平军主力由鄂入川,陷石柱、袭丰都、攻涪陵。

三月,兵分4路的太平军其中一路由人台左宰辅李福猷率领西进,其行动先于主力部队。石达开亲自率领大军于3月22日占领万盛场。此时,太平军声势浩大,有记录称:“纵横数百里,乡人皆入寨自保”。

为防战火蔓延,境内数百民众集结于刀子岩修筑卡门,设置关隘,利用刀子岩特殊的地理优势,修筑天全寨,据险自卫。

时至农历7月,太平军头目陈才楚率领一众军士浩浩荡荡沿清溪河进入腰子口,准备攻打天全寨。万盛境内官绅、团丁等数百户民众集结,驻守天全寨防御起义军,并做好了失守的打算。

由于万盛场军民防守得力,太平军久攻不下。为了不影响整个部队的行动,他们不得不停止进攻。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天全古寨的卡门、城墙等建筑物,早已在风霜雨雪中损毁,仅剩下这残垣断壁,昭示着历史曾经的无奈和抗争。刻建于刀子岩巅峰的石碑上有这样的记载:“同治元年春,发匪凭临,乡之人暂避于斯,而贼数四围攻,不能取胜。”

太平军进攻寨子是有两次,由于寨子很坚固,防守的设备很齐全,人民群众很勇敢,而且也很智慧,太平军两次都没有攻上去,后人才在上面留下了这段话。

【保营寨】

保营寨位于南桐镇云寨村四面凌空的小山上,是目前我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寨子。寨内面积约1200平方米,其建筑都是就地取材料、依山势而造型的。整个寨子用大条石修筑围墙,呈长方形兼椭圆形。四周围墙,高低错落,厚薄不一,从寨内测量,高1.5米—4米。

古寨中央耸立着一块巨石,宽6米,高5米,嶙峋突兀,直指云天,可谓奇观。那么,这样一处形如竹笋、没有梯子的巨石,是如何建成的?它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因为那个寨子是依山取石来修周围的围墙,取的石头越多,寨子的面积就越宽,到最后,在中央部分,周围的石头都取了,中间就留了一个独特的石头,相当于古代长城瞭望台的作用。此种寨内的天然屏障可以算得上天下无双。

保营寨的设计建筑均很讲究。大门高3米,宽1.4米,厚2米。门顶上围墙与全寨围墙相连接,门上墨迹清晰可见。门额中央从右至左,刻有20公分左右的“保营寨”三个大字,还有主要捐资建寨者姓名和七言绝句两首。

【罗汉山寨子】

从二郎峡西站过桥往上走,山中有大片茶坡,山的两脊隆起,中间成一大坳,像一尊罗汉闭目打坐,所以当地村民习惯性的称其为“罗汉山”。古寨便立于“罗汉山”头顶。

此寨背倚八面山,三面为绝壁,外观庞大,茅芦荆棘丛生。因寨子没有碑刻记载何人占据,修来做什么,因此显得更加神秘,山下村民也不敢贸然入内。

整个万盛地区和万盛附近的寨子,绝大多数都是在清中晚期、太平天国起义军前后那段时间修建的。因为从这些古寨的造型、作用、选址意图上看,都很相像。

古寨里面房屋的断壁残垣早被萋萋荒草遮没,看不真切,寻不着轮廓,只是在山下綦万铁路边,回望寨子山,这时会惊奇地发现,它像一张太师椅;再仔细端详,更酷似一尊打坐的大肚罗汉,他的头、肩、臂膀、胸、肚,全部齐全;他的脚伸进孝子河里,哗哗的孝子河水昼夜不停地从他的脚板上流过,真是舒适安闲。

【印子寨】

南桐镇麒麟坝里(今人简写为其林坝),有一座神秘的古碉堡,是区内唯一残存的、也是西南地区罕见的防御碉堡工事。整个建筑造型古朴,形制奇特,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军事防御建筑,对研究当地历史环境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麒麟坝古碉堡矗立在麒麟村的老南瓜山山坡上,山坡没有大树与竹林,很远便可清晰望见其全貌。山虽然不高,但其地势非常特殊,它一面俯瞰奔流不息的孝子河,一面相邻车辆不断的川湘公路;另两面分别与其林水泥厂、南桐化工厂毗邻。

古碉堡所处之山,古称双凤山,山坡是贫瘠的土地,山头随处是斜立的石灰岩,碉堡在山顶的一块稍平的开阔地面上。这座碉堡平面呈六边形,由不规则条石混合石灰、夯土、细沙砌筑而成。碉堡通高7.1米,内径长4.8米,壁厚0.58米,碉堡西侧墙壁底部开门,门高1.7米,宽1米,顶部施“凸”字形城垛。每个面自下而上有均匀排列的四个射击口,每个射击口成内“八”字形,高约0.4米,最狭处宽约0.2米。碉堡里面有四层横隔(楼层),内壁还遗留有石灰和泥沙粉刷的痕迹(由此推知外墙也曾经粉刷过)。现在,碉堡里的横梁木板早已荡然无存,木门也不见踪影,甚至有人拆去了碉堡大门上的横隔木料,门墙内壁已部分坍塌,但整体仍显坚固。碉堡内如一口古井,已经长满荒草。

据1987年编纂的桃子凼《况氏支系家谱》载,宗益大师,俗姓况,名德应,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于贵州桐梓县娄里十甲水井湾(今南桐镇境内)。德应幼年聪慧,然父母早亡,赖叔父母养育;稍长,出走他乡,被筑一寺住持收为弟子,取法号僧宗益。宗益虔心佛门数十载,勤修苦练,终成大器。回到家乡后,于清末民初主持麒麟寺,为“桐梓县内寺院首领”。《桐梓县志》记载:“该寺在双凤山之麓,山形如几,殿宇宏敞,笔锋前向,明堂开广。”

但是,当地系三县交界的贵州边区,距桐梓县城300华里左右,贼匪扰民严重。宗益大师一生除致力于修桥补路的善事外,还出资在双凤山修建寨堡,取名印子寨,即今麒麟坝碉堡。“常备团丁百人左右”,负责当地治安,曾与民国年间的土匪头子罗塌鼻子激战,与远近大小土匪相抗衡,维护了一方百姓的安宁。

宗益大师圆寂于1926年丙寅岁冬月,送葬时,当地百姓感恩戴德,万人空巷。麒麟寺已毁不见迹,如今,唯有矗立在麒麟坝的古碉堡见证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寨堡作为冷兵器时代自保、防御的军事化设施,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代末开始,每当社会剧烈动荡之际,许多地区都会出现大量名目不一、性质不同的寨堡,成为影响敌对双方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寨堡不仅仅是一般民众躲避战乱,自保身家的重要依托,也能成为另一方势力御敌的工事。

狼烟已逝,关城犹在。千百年来,我区境内这大大小小的山寨,绝不是胆小与怯懦。它阻挡了战争对这片土地的侵扰,保障了万盛地区的稳定与安宁;它是地方历史文化演变和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万盛人民团结、勇敢与智慧的象征……

文/孙龙英 张昌锡 曾庆福 杨 琳 令狐克强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